【前言】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,弘扬英模精神凝聚榜样力量,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、走实,激励和引领全体检察干警忠诚履职、为民服务、担当作为,漳州市龙海区检察院于2021年3月25日作出开展向李建生、曾武庆同志学习的决定,在全院营造学习先进、崇尚先进、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。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另一位先进典型—曾武庆,一位将青春都奉献给了检察工作,豪情满怀地坚守在办案一线的优秀检察官,让我们学习他不忘初心、忠诚担当、善于学习的精神。 在漳州市龙海区检察院里有一位扎根一线办案的老检察官,从检近四十载,历经刑检、捕诉分离又到捕诉合一,他是检察改革的见证者,也是亲历者。时代的变迁,机构的改革,都没有改变他的从检初心。他就是龙海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的一级检察官—曾武庆。 热血忠诚的“检察魂”坚守源于热爱。从1984年进入龙海检察工作以来,曾武庆同志一直在主要业务部门履职,这一干就是三十八年。从刑科、民行科、侦监科到第一检察部,从书记员、助检员、检察员到一级检察官,三十八年如一日,他始终坚持在一线办案,即使年近退休也从未向组织申请退居二线,始终珍惜在岗机会,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检察官的忠诚和使命。 熟悉曾武庆的同事们都知道,他从40多岁开始就患有高血压,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,更不能过度劳累、紧张。但曾武庆同志没有向疾病让步,一直都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、严谨的工作态度、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完成好每一项工作。批捕案件办案期限短,案子一到手,无论多少本案卷,他总能保质保量完成。在司法改革的浪潮中,已经57岁的他再度挑战自我,毅然选择到办案压力最大的第一检察部,成为科室年纪最大、办案数最多的检察官。 他常说:“作为一名检察官我们一定要有信仰,而我的信仰就是忠实于宪法和法律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”正是骨子里的这份热血与忠诚,不断督促着自己前行,曾武庆同志先后获得“漳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”“优秀检察官”“检察荣誉奖章”等荣誉。 经验丰富的“活宝典” 时间是奋进者的磨刀石。多年多岗位的历练,使曾武庆同志练就了一身办案的好本领,淬炼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业务素质,科室的小年轻们喜欢向他请教,称他是“活宝典”。而再困难复杂的案件到了他的手里,总能迅速抽丝剥茧理出头绪,办出成效。 2020年4月27日,曾武庆同志办理了一起9人寻衅滋事案,虽然事实清楚,证据充分,但涉案人数众多,部分犯罪嫌疑人有所辩解,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,审查起诉工作较为繁重。但他凭借多年的丰富经验以及老办案人员的敏锐嗅觉,第一天就完成了案件初审,厘清事实关系,制定针对性强的讯问提纲,及时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。第二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提审、听取被害人意见、辩护人意见,及时联系侦查机关补充证据材料,晚上再加班加点制作审查报告、法律文书。缜密的思维、清晰的逻辑、紧凑的安排、熟练的操作,他在连续一周多的连轴转后,终于将这起涉案人员多、人物关系复杂的案件在10天内审查起诉,且九名犯罪嫌疑人均认罪认罚,最终法院判决与我院审查起诉一致,取得良好的办案效果。 “窥一斑而知全豹。”2018年以来,曾武庆同志承办审查逮捕案件345件,审查起诉案件197件,提前介入案件2件,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2份,年均办案量181件,所办案件均无冤错案,他也因业务能力突出连续两年被评为“年度优秀检察官”。 勤学好问的“老学生” 活到老,学到老,是武庆同志的真实写照。他始终保持着谦虚严谨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,每一次的培训课、业务培训会他从不落下,还经常主动向同事借最新的参考书籍研究法律法规,做好记录摘抄。他擅长“跟潮流”,开庭、提审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、新技术,他都会跟小年轻们请教、弄懂并学会。 2019年10月,刚到第一检察部的曾武庆同志,便啃下了第一块“硬骨头”—统一应用系统。为了使自己尽快熟悉适应办案系统,他向年轻的同志虚心请教,将每个流程、每份文书都详细记录在本子上,自己再对照操作一遍,将所需的文书打印成册,放在电脑前,随时随地可翻阅查看防止自己操作出错。从最开始边看笔记边学边操作到现在自由切换操作页面,武庆同志把自己练得跟年轻人一样敏捷、熟练。他把刻苦钻研的精神延续到了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.0,通过参加培训会、学习操作手册,他和科室的小年轻同时学习、同时掌握,最终他对办案系统的操作与年轻干警一样,又快又准,从未因案卡信息填录问题被通报。 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曾武庆同志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,但他政治信念坚定,默默地坚守在基层司法办案一线三十余载;不忘从检初心,勇担使命任劳任怨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检察对党忠诚、服务人民、执法公正、纪律严明的忠诚本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