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文字:郭明木 摄影:陈淑美 2020年8月12日下午3点10分,龙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二楼课室。从厦门赶来的高纯老师正准备着3点半的课。今天的课程是学唱芗剧“三凤求凰”唱段及其表演形体动作实践。面对一大班可爱的少年儿童学员,高纯老师显得十分认真和兴奋。这是龙海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举办的“芗剧表演人才培训班”。也是高纯老师在这里上的第二堂课。 ![]() 从1970年成为龙海县文艺宣传队的一员的高纯,到今天已经走过整整50个年头。1978年,她主演的《三凤求凰》在漳州人民剧院创下了连满78场的纪录。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,《三凤求凰》是老一辈人一段经典回顾和记忆,也是高纯老师芗剧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。 ![]()
芗剧(歌仔戏)是我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,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芗剧源头,来自芗江(九龙江)两岸,在台湾形成(台湾歌仔戏),发展和流传于厦门、龙溪(漳州)一带。在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,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,在各个不同时期中龙海一直是芗剧重要的传承和发展地。 进入新时代,龙海围绕振兴芗剧事业,助推芗剧发展。从举办芗剧“百团汇演”,制作20部《龙海芗剧名段鉴赏》首部芗剧音乐MV,到今天为期一个月的免费“芗剧表演人才培训班”。这样的对于本土戏曲音乐的关照,或许是当地文化部门,文化官员对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初衷和一种态度。而芗剧,这种根植于民间的平民艺术,今天,随着青少年学员的进入,慢慢地影响着走进新时代的新一代的龙海人家,潜移默化。这样的传承发展,在今天看来甚至已经到达一个阶段性的辉煌,值得弘扬。 ![]() 作为这次培训班的老师,高纯两次发微信感言:小演员好可爱,让我想起了小时候。 世界很甜,因为有你们~可爱的小宝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