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家船:没有故乡的乡愁

2017-10-14 12:04   来源:龙海网   编辑: 王键    王键
字体:【

  连家船,船连家,一船一网闯天涯。

  上无片瓦遮日月,下无寸土可安家。

  夫抛网来妻掌舵,风口浪尖捕鱼虾。

  淡淡哀愁情悠悠,渔歌唱晚满天霞。

  连家船,九龙江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,一个没有故乡的乡愁。

  在九龙江上生活着这样一个群体,他们以船为家,长年累月漂泊在九龙江上和九龙江出海口附近,他们以捕鱼为生。一条船就是一个家庭,一家子人就居住在这样的一条船上,吃喝拉撒睡以及撒网捕鱼、杀鱼晒鱼、修补渔网鱼具等等劳作,都在这一条船上。如果这个家庭有儿子要结婚,有经济能力的就再造一条新船给这一对新人,让他们单独去过日子闯天下,如果没有这个经济能力,只好把一家子居住的这条旧船油漆一下,当做新娘船。这条船就是他们这个家庭的所有财产,陆地上没有他们的田产房产,江上海上也没有他们固定的产权,他们四处漂泊,随着鱼汛奔逐着忙碌着。

  连家船根据船体的大小和生产区域的不同,大致上可以分为几类:一种是“虎网船”。这种船的船体较大,抗击风浪的能力较强,他们大都活跃在九龙江出海口、厦门湾海域。“虎网船”一般是由两只大小一样、结构一样的船和一只小船组成,两只船分开拉着一张大网的两边,固定在海面上,张开的大网如同老虎张开着大大的嘴巴,等待鱼群游进大网里去。一只小船等候在鱼网的尾部,随时把游进“虎网”的鱼群抓起来。还有一种船叫“手抛船”。所谓的“手抛船”就是靠人工抛网的渔船。这种船的船体较小,几乎没有抗击风浪的能力,所以,这种船只能生活在九龙江上。我们经常看到的其实就是这种“手抛船”。有人说连家船的夫妻最浪漫,妻子摇桨,丈夫抛网;还有人说连家船的夫妻最恩爱,丈夫抛网时还要回头看一下妻子,抛一下媚眼。其实,这是一种误解,丈夫抛网时回头这是一种自然动作,身体向侧后转动,然后抛出去的网才会撒得开;同时,妻子看到丈夫侧身就知道他要抛网了,得赶快把桨往后拉,把船稳住。这样,丈夫抛网时才不会因重心向前而掉进水里去。所以,也有人把这种“手抛船”称为“翁婆船”(即夫妻船)。

  连家船民生活非常艰苦,他们几乎一辈子都是在船上过的,从生到死,从小到大,一代接一代,代代相传。夏天,火热的太阳晒得人要脱掉几层皮;冬天,冰冷的寒风如同刀割如同锥子扎,遇到狂风暴雨浑身上下都是水,连睡觉的船舱都灌满了水,如果遇到台风躲避不及,船毁人亡的事是经常发生的。

  但是,连家船民却有着顽强拼搏的精神,他们与风浪搏斗,与命运抗争,与黑恶势力斗争,与困难斗争。特别是在1949年解放厦门的战斗中,他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,勇往直前,冒着枪林弹雨,运送解放军战士渡海战斗,解放厦门,立下了赫赫战功;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反渗透捉敌特战斗中,他们做出了重大贡献,取得了辉煌的业绩,成为全国民兵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全国渔业生产红旗单位。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连家船的辉煌历史,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连家船民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。

  今天,随着时代的发展,社会的进步,连家船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,连家船民也大都告别了祖祖辈辈居无定所、四处漂泊、以船为家的生活方式,离船上岸定居,连家船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,连家船民也渐渐的与陆上居民融为一体。但是,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连家船文化我们不该忘记,它是没有故乡的乡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