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海概况

2017-10-12 09:59   来源:龙海市政府网   编辑: 曾秋波    郑晓峰
字体:【

  龙海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,福建第二大江九龙江出海口。全市总面积约980平方公里,辖13个乡(镇)场,户籍总人口约60万人。2019年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6.96亿元,增长7.5%;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(不含高新区)33.28亿元,增长8.7%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(不含高新区)19.95亿元,增长6.6%;固定资产投资284.44亿元,增长5.8%;规模工业总产值798.98亿元,增长10.0%;规模工业增加值221.5亿元,增长9.7%。

  主要有五大特点:

  一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。龙海市东与厦门共处一个湾区,西与漳州市区毗邻,具备“东承西接”卓越的地理优势,是福建省改革开放和对台合作的前沿阵地,也是厦漳同城发展“桥头堡”,与厦门市形成半小时经济圈、生活圈。龙海市与厦门最近距离仅2海里,市区客运码头至厦门码头19海里、至厦门机场50公里,市区至漳州市区20公里。

  二是重点区域有效突破。集中力量、集中资源、集中项目着力打造“一江滨两新区”和“南太武南溪湾”两大重点片区,培育成为龙海“再创业、振雄风”的重要增长极。“一江滨两新区”涵盖城市中心区,围绕建成“最有闽南特色的活力古镇”,区域内基础设施健全、公建配套完善,第三产业繁荣活跃,将打造成辐射龙海的现代服务业的龙头。“南太武南溪湾”包含浮宫、港尾、隆教三个乡镇,是重点建设的滨海新城和产业发展平台,致力于建设成为生态之城、活力之城、青年之城。

  三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。鹰厦、龙厦、厦深等多条快速铁路在龙海境内交汇,位于辖区周边的漳州动车站,拉近了龙海与周边城市的距离,福厦高铁建成后,至福州只需1小时,至华东沿海城市的时空距离也将大大缩短。辖区内沈海、漳龙、漳州绕城高速纵横交错,全域实现高速路网全覆盖。国道319、324、228和省道208、201、207等国省干线6条153.5公里纵贯全境。市域内,锦江大道、S208复线横跨东西,连接厦漳同城大道和厦漳跨海大桥,对接厦门路网。

  四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。近年来,龙海市委市政府把工业作为推动发展的主抓手,以“抓龙头、铸链条、建集群”为目标,持续扩增量、优存量、调结构,形成了汽车汽配、电力能源、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,金龙客车、中海油LNG、正新三期三大产业龙头项目加快推进,引进了格拉默汽车座椅、新加坡丰树物流、凯思达电子、特尔福汽车电子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,培育了海新、绿新以及丹夫、泡吧、伯力爵等一批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及驰名品牌,2017年荣获“中国休闲食品名城”称号,2019年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食品名城(漳州)食品交易会暨首届龙海国际休闲食品博览会。

  五是人文自然资源丰富。物产丰富。龙海坐拥九龙江下游冲积平原,水土肥沃,资源禀赋丰厚,形成蔬菜、水果、食用菌、水产、花卉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,浮宫杨梅、程溪菠萝等畅销全国。历史悠久。龙海月港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之一,400多年前就是古月港的商船首开“海丝之旅”先河。龙海也是“龙江精神”的发祥地,上世纪60年代龙海人民发扬“舍小我为大家”的风格,诞生的顾全大局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的“龙江精神”名扬全国。环境优美。龙海山青水秀、风光绮丽,有滨海、湿地、海岛、温泉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,气候宜人,生态环境优越,打造了白塘湾旅游度假区、鹭凯休闲农庄、甘文红树林保护区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。近年来,我市持续深化宜居环境建设,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县级市,东园埭美古村被评为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,浮宫田头村被评为漳州市“十大最美乡村”,东园东宝村获评“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”和“福建省级生态村”等等。